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技术转移

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产业收获“好果实”

文章来源 苏畅智合 发布时间 2023-09-12 09:26:15

科技部副秘书长在2023浦江创新论坛上透露,截至2022年底,中国建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机构超过1.5万家,形成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链条式的科技创业服务体系。2022年各类孵化机构服务初创企业和团队近68万家,带动就业人口500多万人。近年来从孵化器走出了一批科技企业,占到科创板“硬科技”企业总数的40%。

随着我国产业不断升级,如何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发挥科创对于产业经济的带动作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记者近日深入多家企业与科创园区采访了解到,各方通过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优化环境打通成果转化链条机制等方式,浇灌“科技之花”,开出“产业之果”。

企业作为科创的应用方,对于创新成果往往有着旺盛的需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激发科创活力助推成果转化,企业正持续推进相关机制创新。

调整配方、优化工艺流程及参数、提高产品的质量、检验产品性能……中国五矿所属中钨高新柿竹园公司铋产业中心的中试车间内,一场场实验正在紧张进行。经过70多次反复调试,铋深加工的系列产品开发实现了新突破。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仅要从内部着手激发活力,更要向外从要素市场进行配置,推动创新成果落地。中国建材集团将部分科技成果向全社会开放输出,转化的大部分收入用于奖励原有的创新者和当前的转化实施团队。“这类成果转化已经吸引了不少民营的、非公的资本前来投资。”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介绍说,中国建材集团在济南与政府合作专门建立成果转化基地,目前已经有十几个项目入驻。同时,发起150亿元的新材料基金,目前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新能源领域投资了十几个项目。

除了企业自身不断强化科创成果转化力度,众多科研孵化平台同样对于资本、技术、人才等科技资源要素集聚产生了积极作用,推动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提高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在科创成果落地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同时也还存在高质量的、可转移转化的成果较少,成果转化风险共担机制有待完善,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支撑力度较弱等问题,需要发挥全国学会等科技社团的组织和人才优势,积极参与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对科创项目的第三方评价评估职责,开展技术经理人认证、技术转移服务标准制定,切实提高科技成果实施率和产业化率。

相关文章

  • 第十二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科技创新服务专项赛举办

    10月31日-11月1日,第十二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科技创新服务专项赛在溧阳高新区顺利举行,这是我省首次举办科技创新服务大赛。大赛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培育未来新产业”为主题,来自科技咨询

    2024-11-20 10:45:27

  • 江宁打造“环南航科技创新带”

    4月14日,南京市江宁开发区携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打造“环南航科技创新带”,未来,一个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全新科技“创新带”将在南京强势崛起。

    2024-04-23 17:35:37

  • 苏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科技镇长团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举行

    近日,苏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科技镇长团产学研合作对接系列活动举行。首期聚焦装备制造产业创新发展,以“科创赋能 产业蝶变”为主题,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企业自主创新、平台集约发展等课题,探讨进一步加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资源整合

    2024-04-09 13:50:41

  • 省科技厅举办科创沙龙活动服务港资企业科技创新

    省科技厅对外合作处、高新技术处、科技人才处、区域创新处以及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分别围绕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人才引进、推进产学研合作、国内技术交易服务、境内外技术对接服务等6个方面进行了政策解读介绍

    2024-04-09 13:46:05

苏畅智合:招商引资、强链补链,一站搞定!

cy@choyon.com

17712106215

镇江市丁卯智慧大道468号双子楼B座11层

寻求合作
关注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